2月20日

教材:《中国社会》 教参:《中国社会学文选》

(导论)——得看书补一补

2月27日 传统中国的政治

传统中国=“封建专制帝国”?

要了解中国社会,政治非常重要,“封建-专制-帝国”:三个要素?

封建与郡县:

*:社会发展阶段的说法(原始-奴隶-封建-资本主义-社会主义/共产主义)并不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,而来自苏联

马克思《资本论》:资本主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发展,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——商品拜物教。一方面我们可以期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快速发展,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,回到资本主义前那种温情的关系。

但是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五阶段/三阶段的历史形态是普适的,这个范式没有形态上的意义,他认为对于不同的地域需要有其历史的具体分析。(所以我们不能拿这个框架硬套在中国上)

我们要回到中国思想政治语境(中国中心的中国社会理论)

“封建”与“郡县”在中国史的复杂性:

“封建”强调亲亲、宗法、丧服、庙制;“郡县”强调尊尊、公义、学校、集权

经史之辨,儒法之别(政统与道统)

“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”(顾炎武)——中国历史的复杂性,是一种郡县与封建的混合。*:只用权力武力、严刑苛法治天下,只强调服从,是无法让国家成为一个凝聚体,无法坐好天下的。自董仲舒处儒法有了一个结合(如何实现把家国结合,如何把国家的精神、宗法带回来)(孔子:素王)。

外在的框架是郡县的、法家的,内在的精神是封建的、宗法的、儒家的。